第(2/3)页 但应该没有几个人知道,这份功劳眼前的这两位青年出力最大,受苦最多。 一路上没人说话,忽然那守卫道:“没想到王将军还能记得小的这么一名小兵咧!” 王幼云沉吟道:“出生入死的兄弟自然不会忘记,你能把这段时间城里发生的事情跟我们说说吗?” ...... 原来郭公已经准备好了为他们举行英雄宴的物资,可在宋池、王幼云从农家豪宅中被救出来之后,消息传遍的大江南北,说他们两个与西域梵僧有关系,这件事便不了了之。 没过几日,忽然郭公便脱离了刘福通的控制,开始自立,招兵买马,培养自己的势力,刘福通派人来求和都被他拒绝了。 这些府中的人虽然都没有明说,不过也有不少猜测,其中最为人称道是便是朱重八提出的意见。 这一招过河拆桥使得那是干干净净,不带一丝丝拖泥带水。 宋池暗忖这便是朱重八的手段,这人常年背着书,书自然读的不少,成没成事现在还很难说,不过倒也养成了他一身刚毅和多疑思考方式,让人不敢小嘘。 再后来,郭公把一家人都接了过来,朱重八被提为当郭家二公子的老师,没过几日,朱重八又向郭公提出了现在这个行动。 将英雄宴会举行的东西,改成了开招贤会馆,开始的时候,文武混淆,极难处理,后来便想出了这个办法,贤士去东边的招贤馆,武士去南边的招英馆,如此一来效率提高,而且人员也有保障。 这两个馆子开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五天了,招来了不少人,不过大多都是武士,有擅使一杆长枪的邓愈,有惯耍两把宣花斧的汤和,有使一条花棍的郭英,有用两条铁鞭的吴祯和用两把长剑的吴良兄弟...... 说出了一系列的名称之后,宋池和王幼云都还没有听到常遇春的消息,顿时心中又多了一重希望。 且所到文臣之后,这名护卫欢喜地说道,除了刚刚开始的时候,来了一个骑毛驴的老道士,就只有前几天来了一个名为徐达的,而且老道士来了没几天又走了。 “徐达?!”宋池愣住一下,又道:“他不是武将吗?” 护卫回答道:“是啊,可他就是试了招贤馆,然后没有通过,又去参加招英馆了,也不知道他通没通过。” 王幼云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,“他会通过的。” 然后两人便开始能够见到府邸了,当初的孙府如今成了郭府,也就相当于五大世家中,这是第一个站出来公然反对元廷的,有了第一个,第二个还会远么? 护卫似乎还有什么要说,却没有说出口,掉头就走了。 两人抬头看了一眼门上的匾额,再看了一眼府中的环境,终于还是走了进去。 于他们而言,这其中少了一种归属感,不知是他们的要求太高,还是因为错过了什么。 府邸里的护卫虽然换了一些,但都还认识宋池、王幼云两人,可跟他们打起招呼来,却多了一种或纠结,或不忍,或看戏的眼色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