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但他不想,想当的人多的是啊,于是这几天时不时就有人往李家跑,想探听一下消息,看还有没有可能在哪里有招工的消息。 李龙也没办法,他也不是神仙,自然不知道哪里有招工的消息。玛县本地但凡有招人的消息,早就被内部有关系的人给通知出去了,等他们这些人知道,那时候人都招满了。 石城、乌城那边招工消息会多一些,但距离远,又没什么人脉,怎么可能知道呢。 李龙也就只能含糊其辞,真有了就给大家说,暂时没有也没办法。 李安国刚成为正式工,申请了分院子,马爱红马科长也说了会给他留意,但暂时是没有的。 所以二嫂陈丽蓉和两个孩子暂时还得住在队里。不过好在这边能住的地方比较多,所以这个也不算啥。况且已经有希望了,急也不在这一时。 杨永强在离开前还专门来找了李龙一趟,带着酒和罐头等东西,还拿着钱,让李龙给骂着收回去了。 不过酒和罐头李龙收了,转手就给了老爹老娘。这是永强的感谢礼,得收。 李俊山没跟着回来,他也已经转正了,没回来的原因是在那边谈了个对象。 女孩的父母也是和李建国一样,从内地过来支边的,女孩小的时候跟过来,现在在KT市一个国营厂子里当临时工,还没转正。 女孩的叔叔在建筑安装公司,看李俊山踏实能干,侧面打听了知道李俊山没成家没对象,就给介绍了。 据李安国说,女孩对李俊山还挺满意,目前算是处对象过程中。 这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倒是让李家充满了喜庆的气息,李龙干脆让老罗叔宰了一只半大野猪来招待二哥他们。 老马号里的野猪已经半家养化,今年也生了两窝,有十五只。 狍鹿子有了新生代,而且最大的公狍鹿子,以及去年抓到的那头半大公马鹿今年都割了茸,算是除了去年卖掉的那两头小鹿外,今年马号的第一笔进项。 两双鹿茸卖了三百多块钱,直接就把老马号里包括老罗叔的工资在内所有支出都给覆盖了。 老罗叔虽然嘴里嚷嚷着自己快忙不过来了,但当李龙开玩笑着说要给他找个帮助的时候,他立刻就拒绝了。 “开玩笑嘛,哪可能忙不过来。饲料啥的都是现成的,现在外面地头草随便割,一天能干半天活就把这些牲口招呼好了。你那大院子里的狍鹿子要不好收拾了也弄回来,咱这老马号别的不说,就是地方大,能养的多!” 其实李龙真的有考虑要把大院子里的那些狍鹿子和小鹿给弄回来,这两个月养的有些大了,不那么可爱了,那个大狍鹿子还有踢人的趋势。 哼!要不是顾晓霞护着,李龙都能在大院子里直接宰了它! 李安国和杨永强都是三天假,第三天中午他们坐着李龙的拖拉机去到石城,买了去奎屯的票回单位了。 玛县汽车站没有直发奎屯的车,要去奎屯还得倒车。 李龙又拉了一段时间的料,等到了七月份,他结清了所有的运费,准备开始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了。 收割麦子。 队里的麦子已经黄了好些天了。烧麦子也早已经吃过了,李龙家里有收割机的事情队里人也早就知道。 但就目前而言,除了自家人以及比较熟悉的陶大强、杨华、陆英明、谢运东以及贾卫东等人明确说了要李龙用收割机去割自家的麦子外,其他人都在观望。 李龙已经把风声放出去了,割一亩麦子两块钱。 他之所以给这个价格,是因为王财迷在月前也放出来一个消息,今年秋收后,犁地一亩价格涨了,变成四块了。 涨价是因为附近都在涨,油价没变,但人工费涨了,而且机械不便宜。 李龙的这两块钱在四块钱犁地费用面前,还真就算啥。 毕竟谁都清楚,割麦子虽然人力就能干,和犁地不一样,那个人没办法。 但割麦子通常是大太阳下面,而队里各家口粮田不少,种的麦子至少都是十亩,多的有三四十亩的。这割着就真的很让人难受了。 没割过的人真不知道在西北大太阳下面割麦子,多痛苦。 那麦客是真拿命挣钱的。 况且那陕甘地区的太阳,和北疆这边真比不了。 收割机,兴许真就很好?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