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那就不是了。”彭书韦抿着唇,把原本紧紧捏在手里的手机放在了一边上,不再看。 “火灾的时候,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云画问,“警察应该已经问过你了,不过,我就只是随便问问。你那天怎么会去看电影?” “我知道沈之意要去。”彭书韦没有避讳,直接说道。 顿了顿,他又接着说:“我很庆幸我那天去了。” “哦……你之前就已经知道沈之意要去看电影了?”云画颇为好奇。 毕竟,警方调查了通话记录之后发现,发短信让沈之意去看电影的人,还真是谈少宁。包括从运营商那边调取到的数据也说明了,就是谈少宁的手机发送出去的短信,让沈之意在什么时间几点,去看电影的。 虽然谈少宁说,他压根儿就没有给沈之意发送过短信,但各方面的证据都表明了,短信的确就是他发送的。 所以这个时候,谈少宁的说辞就显得有些站不住脚。 可是警方也不光是从这一点上就下结论,警方是会综合多方面的证据。 为什么调查杀人犯的时候,一定要查出来嫌犯的杀人动机?因为有杀人动机,再有过程和其他证据的结合,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冤假错案。 而用在这地方就是,谈少宁没有动机去制造火灾,他也完全不在现场,他当天甚至都不曾去过金玉国际,不光是当天,谈少宁来S市之后,几乎就没有去过金玉国际。 以及,谈少宁根本没有动机对沈之意做什么。 所以一定是有人用谈少宁的手机给沈之意发送了短信,把沈之意骗去了金玉国际看电影。 “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沈之意会去看电影的?”云画问。 彭书韦沉默了一会儿,才低声说道,“我跟沈之意的同桌关系挺好,她跟我说的。” 原来如此。 这样就很合理了,沈之意在收到谈少宁约她去看电影的短信之后,喜形于色,可能不小心说漏嘴了,被自己的同桌听到,同桌又把这事情告诉了彭书韦,所以彭书韦才会在同一时间去金玉国际看电影。 “火灾现场,发生了什么?”云画问。 彭书韦好像陷入了回忆当中。 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低声说道,“就是火……火好像一下子就烧起来了,我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烧的,我只看到了火,很明亮的火焰,在一片漆黑的放映厅中,火焰很明亮……后来,很混乱,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外逃跑,很多人摔倒了,哭喊声一片……我试图寻找沈之意,可是我找不到她……” 彭书韦的表情是惊恐的,在诉说这些的时候,他好像又重新回到了火灾现场一般,从他的脸上,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就能感受到,火灾现场有多恐怖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