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本来她心情烦闷,四下逛逛,心情好了许多。 宫女甚至悄悄打趣她,“皇上不是要给公主选驸马吗?奴婢看他正合适。” 她差点没追着宫女打。 时辰差不多了,她该回宫了,便要告辞。 只是走的时候,她回头看了一眼普远大师禅房所在的方向,眼底流露一抹失落,被男子看见,他问道,“有为难之事?” 那姑娘摇头,没有说话。 宫女道,“我家姑娘想求普远大师手里那株茶花十八学士,但我家姑娘不是那株茶花的有缘人。” “走吧。” 那姑娘离开了,王爷去拜访普远大师。 平常极少见外客的普远大师,见他了。 但见他说的第一句话,就狠狠惊了他一下,普远大师叹息,“可惜,你不是我南梁人。” 王爷道,“佛主眼里,众生平等,我是不是南梁人,又有何妨?” 普远大师道,“非我南梁人,成不了我南梁驸马。” “以你之才,可渡我南梁劫数。” 王爷,“……???” 他是宁朝靖北王府世子,他连宁朝公主都不会娶,怎么会娶南梁公主? “罢了,冥冥之中,自有定数,非我人力可改天命。” “那株茶花,你带走吧。” 他还以为要费一通周折才能带走那株茶花,没想到这么容易。 王爷不解,很想问一句。 但普远大师已经紧闭双眸。 他不便再打扰,便行礼告辞了。 王爷以为那姑娘住在高阳王府,就差人把那株茶花十八学士送去高阳王府了。 高阳王还纳闷,是谁送来的,但他知道颐和公主为了这株茶花是办法用尽,也不知道是什么送来的,他直接派人把茶花给颐和公主送去。 颐和公主几次碰壁,父皇寿辰在即,她三个月都没拿到的茶花,她没把握在最后十天能拿到手,她的另外准备寿礼了。 就在她发愁准备什么,让父皇高兴时,宫女就抱着那株她心心念念的十八学士进来。 她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,“十八学士?” “哪来的?” 她爱不释手。 宫女道,“是高阳王世子派人送来的。” 颐和公主吃惊,“霖哥哥怎么会从普远大师手里得到它?” 宫女道,“不是高阳王世子拿到的,是有人送去高阳王府的。” “谁送的?”颐和公主很好奇。 宫女摇头,她也不知道,她小声猜测,“会不会是那个戴面具的男子送的?” 公主今天才去鸡鸣寺求十八学士,傍晚就拿到了,宫女不信会有这么巧合。 颐和公主也怀疑是他,不管怎么得来的,能拿到这株茶花最重要,以后要能再见到,她问他就知道了。 拿到茶花,颐和公主没再出宫一步。 王爷倒是整日出门,也没再见到颐和公主,倒是碰到高阳王几回,请他游湖泛舟,甚至邀请他进府,王爷碍于身份,没有进高阳王府一步。 转眼十天过去,到南梁皇帝的寿辰之日。 他和永王一起进宫给南梁皇帝祝寿。 但他们谁也没想到,南梁皇帝在这一天驾崩了。 王爷更没想到,他在宫里见到了那姑娘,她是南梁颐和公主。 他见到她时,她刚得知自家父皇驾崩,她赶着要把那株茶花送给自家父皇,却因跑的太急,往前一摔。 那株费尽心思得不到,不知道是谁送给她的茶花摔到了地上,精致的花盆摔的四分五裂。 她哭着把茶花抱起来,从他跟前跑过去。 那一瞬间,是那么的心疼。 他脑海中闪过普远大师的话—— 非南梁人,成不了南梁驸马。 南梁皇帝驾崩,寿宴取消,改办丧事。 他和永王连南梁皇帝的面都没见到,就出了南梁皇宫。 南梁皇帝驾崩,南梁太子也就是颐和公主一母同胞的兄长继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