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可是居正啊! 章惇笑道:“有什么不敢当的,十六字心传说的是治国,亦是治身,你不想入仕,那便治身罢,这是告诫你持身要正,莫要走了歪门邪道而已,你不会是觉得连这点都不做不到吧?” 苏允连连摆手道:“那不能那不能,我多正道啊。” 章惇点头道:“那不就是了。” 诶,不是,这字是章惇给取的啊,妈呀! 我你妈! 大祸事了! 这下子可麻烦了。 现在苏轼与章惇交好倒也罢了,以后两人交恶,自己可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了。 往小了说,到时候每次苏轼叫自己的字,都会想起章惇,久而久之,必定会下意识厌恶自己。 往大了说,新党会因为自己是苏轼的侄儿而厌弃自己,而旧党亦是会因为自己的字是章惇所取,因此将自己归于新党。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转瞬即逝,因为苏允立即想到了一个问题:我又不从政,党争与我何干?张居正又如何?嘿嘿。顿时便心安理得的受了下来。 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啊! 只要我甘心当一条咸鱼,世上纷争便与我无干。 此事便这么定了下来。 章惇随后跟苏允说了第二天便要出发去汴京,苏允有些诧异道:“这么着急么?” 章惇自然不会跟苏允说自己怕夜长梦多,赶紧启程,以免你变了主意,而是笑道:“我去京城,黄州本不算是顺路,拐了这么一趟,也是浪费了不少时日,再住下去,我怕耽误了时间。” 苏允倒是理解,便应了下来。 要去一趟汴京,算是很远的门了,这一去至少都得是好几个月的时间,总得安排一下。 苏允先是去了一趟周家找了周湛说了此事,又去了一趟临江楼,与许吉安道了个别。 一切都如常,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,这个看似一切正常的一个短暂离别,等到苏允再次踏足黄州的时候,已经是许多年后了。 而那个时候的东坡、黄泥坂还有雪堂,都已经是另外的模样了。 与周湛、许吉安道别后,回来的路上,苏允跟阿回聊了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