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炼骨将近八千二,炼血七千六百多。 另有炼肉境超过一万二,炼皮也有近万人。” 听着耿煊报出的这串数据,刘牧的眼皮一阵止不住的狂跳。 特别是当耿煊说出“炼髓初期超过一千四百人”之时,眼睛差点从眼眶里蹦出来。 耿煊担心刘牧误判,最后还特意强调道: “因大家的修为实力短时间内增长过多,大多都有根基不稳的问题。 与其他同境界的修炼者相比,大多都不能全力发挥,只能发挥出八九成,甚至七八成的实力。” 刘牧点头,表示明白。 他脸上露出思索神色,过了一会儿,才道: “以‘黑风军’的规模和实力,全用来收拢玄青海内那些分散的力量,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。 而且,如此宝贵的时间,全耗在这上面,也很不明智。” 耿煊朝刘牧拱手求教道:“不知刘将军您有什么建议?” 不仅态度诚恳,连称呼都变成了“您”。 心中舒坦了一些的刘牧一边拱手回敬,一边回道: “由此往南五百里,是玄青海与沆河的交汇处。 交汇处的水域,最窄处只有三十多里不到四十里的宽度。 除了这段水域,便是一马平川。” “而无论是水域东边的玄州,还是水域西边的幽州,因紧邻沆河,都是玄幽二州最富庶,人口最多,同样也是蓄兵最多的区域。” “那也是唯一一处,由董观派人直管,不管其他势力染指涉足的水道。 无论是信使传递,还是军队调动,物资运输,官员调任……但凡是涉及到两州往来的,八成以上都是通过这段狭窄的水道。” “那段水道对玄幽二州来说,有如心脏血管一般重要。 一旦被截断,虽不能彻底断绝两州交通,但也可极大的延迟两州的兵力调动和信息往来。 现在,此处的变故,还没有传到那里去。 ‘黑风军’若能赶在彼处生出警觉之前,先一步将那段水域掌控在手中,必能争取到更多主动权,让董观陷入更大的劣势之中。” 刘牧的意思,耿煊听明白了。 原本,因为拿下“黄苇岛”后,对下一步行止还有些犹豫的耿煊,兴趣已被刘牧这一席话完全勾了起来。 他赶忙问道: “那水道如此重要,必有重兵把守吧?” 刘牧点头,道: “是有重兵把守,可相较于‘黑风军’的体量来说,也没那么重。” “因那处水道过于重要,董观专设了一支‘水门军’长期把守,由一名‘水门校尉’统领。 最盛时,‘水门军’有一万八千人。 可自从董观一统二州之后,那片水域就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。 ‘水门军’的数量,也就越来越少。 而这次为了尽可能挤出更多兵力南下,‘水门军’更是缩编到了八千人。 而且,被抽走的多是精锐,留下的多是庸才。 加上那段水道是玄幽二州一等等的黄金水道,随便想点办法就能挤出很多油水。 ‘水门军’常年借巡逻之名,贩卖走私。 早就没有了与敌拼死的信念。” “这一任的‘水门校尉’,同样是个庸才。 年近六旬,淬体二境圆满修为。” 刘牧认真介绍着情况,旁边的杨骞却忍不住瞥了他一眼,心中忍不住想,这个姓刘的别是话里藏话吧? 因为他也是淬体二境圆满,和刘牧口中的“庸才”处于同一实力水准。 他杨骞虽然更年轻,可两人的年纪也同样相差不大。 “从上到下,他们从来都不曾想过,有朝一日,会有水上大军从玄青海方向杀过去。” “咱们只要赶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果断出手,必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 刘牧顿了片刻,继续掰开了揉碎了细讲,将己方优势更进一步摊开在耿煊面前。 “按照惯例,‘水门军’从来都是分成两批,分别驻守在水道两侧的码头附近。 现在‘水门军’八千人,东边玄州码头处驻四千,西边三十多里外的幽州码头处驻四千。” “同样是按照惯例,以‘水门校尉’为首的水门军高层,都会驻守在董观等人驻跸的方向,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获知从行宫处传递来的消息。” “也就是说,‘水门校尉’等军中高层,现在都守在玄州一侧。 幽州一侧码头处,力量比东边空虚了许多。” “……现在,董观及其麾下最核心的班底,都在玄州的赤镞原,离得实在是太远。 而据我所知,昨天上午,来岛上传递他口授‘密令’的信使在出发时,董观他们还没有动身西迁的意图。 即便他们在信使离开后立刻动身西返,以行宫庞大的体量,要抵达玄青海附近,至少也得两三天之后。” “所以,咱们只要赶在这之前发动突袭,就不用担心有太大的变数。 ……当然,行动的时间自然是越早越好。” 耿煊已经彻底心动。 最后,他强按住心中情绪,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。 “有玄幽铁骑吗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