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耿煊的说服,效果还是很直观的。 四人的心态,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动摇。 不过,许是董观的积威犹在,让他们不敢完全下定决心。 也或许是强者的自矜,让他们不愿让自己显得太廉价。 他们并没有直接答应加入“黑风军”这个必然与董观为敌的势力之中。 并主动提出,现在他们都没有在“黑风军”内任职,并率军与前东家对战的打算。 他们在“黑风军”内的正式身份,依然是“俘虏”。 耿煊几经劝说无果,也无奈的答应了他们的要求。 可他们不知道的,这其实也是耿煊所乐见的。 现在的“黑风军”,体系逐渐成熟完善。 若刘牧几人真毫不犹豫的答应加入进来,如何安置他们,是一个让耿煊都感觉有些棘手的问题。 无论是从修为实力,还是他们所具备的、与军伍相关的专业知识。 按照“黑风军”以往的做法,让他们后来居上。 就如随着宋明烛、铁狼等人加入之后,很自然的就将曹鳌、陶彬等第一批核心元老挤出中心位置一般。 无论是宋明烛等人,还是曹鳌等人,内心或许有些个人的小情绪,却也并不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不妥。 可现在,耿煊却本能的觉得,再沿袭这样的做法,是不妥当的。 他既需要刘牧等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。 指挥数万规模的大军团作战,只是其中一个方面。 另外还包括与军伍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。 从行军安排,扎营选择,到斥候哨探的安排,辎重粮草的运输。 还有战前的筹谋与计划的制定。 战事期间各队伍的协调配合,对计划的贯彻推进,信息的往来传递,乃至于具体到合适前进,如何冲锋,何时又该适可而止。 战后如何高效率追杀,又不会被对方反钓鱼,止战线在何处…… 可以说,凡是与大军团作战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,都是黑风军所急需的。 经历过强拽着越来越庞大的队伍急行军数千里的耿煊,对此感受更是尤其深刻。 虽然最终也勉强达成了预订目标。 可这是有他这个“不合常理”之人在旁边不断开挂相助的原故。 即便如此,累死的苍岚马也数以万计。 耿煊自己非常清楚,这种竭泽而渔式的人马调用,压根就是不可持续的。 不仅是他,其他在“黑风军”走到高位,率着数百,数千,乃至上万将士在生死边缘游走之人,在这方面同样有着极深的体悟。 现在,正是全员草台班子的“黑风军”上下对专业知识最是饥渴之时。 这时候若能得到刘牧等人的指点,不需要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,不需要什么独家绝艺,只需将基础常识部分填充夯实,就足够让“黑风军”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。 最开始,耿煊想给他们一个“观察使”的身份。 允许他们在“黑风军”各处观摩,并就观察所得做出点评,越辛辣越毒舌越好。 如果有改进的意见,那就更是好上加好。 但四人还是觉得这“观察使”的头衔过于明目张胆了一些。 “我们只是俘虏,也只能是俘虏。”刘牧坚持。 最终,在他的坚持下,求贤若渴的耿煊“屈服”了。 但他也适时提出,既然是“俘虏”,那就要有“俘虏”的样子。 让他们就这么在“黑风军”内行走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 “我得暂时将你们的修为封起来,而且,会安排专人全程陪同。 ……你们四个,也要分开安置,希望你们理解。 ……你们完全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,这样,每天晚饭时,会安排你们一起聚一次,你们也可以随意交流。 这样总成了吧?” 虽觉有些苛刻,更不是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。 可在迟疑了片刻之后,刘牧四人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。 这样一来,表面上的俘虏四人组,实际上成为了“黑风军”的技术顾问。 在他们的指导下,“黑风军”将朝着专业化迈出一大步。 实质上已是俘虏的刘牧四人,都觉得能有这样一个结果,已经很不错了。 至于现在没有拿到“黑风军”内部的实职实权,四人都没怎么放在心上。 全程观摩了“黄苇岛之战”的他们,自信对“黑风军”的水平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。 对于战争有着更高的视野和认知,又处在旁观的角度,他们甚至觉得,自己对“黑风军”的了解,甚至比身在局中的当事人还要更加清楚。 他们的指导,固然会让“黑风军”更加强大,变得更加专业化,可越是如此,他们对自己这些人的渴求也将更加强烈。 上赶着不是好买卖。 先让他们知道一下自己的能耐,未来该属于他们的实权实职,都不需要他们主动争取,“黑风军”就得主动献上来。 不过,这样的心思,也就坚持了半天。 待到中午前后,一个个内心就出现了动摇。 …… 与刘牧四人商谈妥当。 在他们的主动配合下,让耿煊封住了他们一身的修为。 做完这些的耿煊,也没得清闲。 第(1/3)页